楊瀅靜〈光之島〉

  

你離開的地方被種了一棵路燈

每當我寫信給你

就幻想它會被投遞到光裡

 

白天時讓你順著陽光

凝神撫摸字的骨骼

晚上讓飛蛾撲翅

字句遂起飛於光裡

 

賦予你的

那明亮的地址並不顯著

也許要等到晚上

當你又站在燈下閱讀

路燈成為你的屋簷之後

你才會發現

 

你是圓心

方圓百里為圓

光圍成一座島

讓你在黑暗中

熠熠生輝

 

〆〆〆〆〆〆〆〆

 

這個城市整個禮拜都在下雨

也許來自我的內心戲

         ——楊瀅靜〈內心戲〉

 

詩人的內心小劇場一旦上演,便可以化虛為實、變晴為雨,詞語和想像力互相競逐又彼此輔助,「筆補造化」,試圖通往更深、更遠的地方。在《很愛但不能》詩集中,一齣齣詩人幻設的內心戲裡,讀者可以發現許多篇章的獨白者「我」,經常將自己置於一個相較於「你」,較低的甚至是卑微的地位,如鞋子裡的一粒小石(〈未癒〉)、只能跟隨沒有主導權的影子(〈追日〉)、「只求喪命於一處焰火」的飛蛾(〈蛾〉),反映出關係中雙方的不對等;或者刻意地與「你」保持一段安全距離,不能遠離也無法靠近,如〈心的距離〉:

 

畫一個圓

你可以站在任何一點

等我靠近

 

也可以成為圓心

讓我終其一生不斷地

繞著你

 

這般「萬一你來╱又怕你來」(〈來我的陽臺〉),既渴望又抗拒的衝突狀態,如〈水井〉一詩之表白:「迴避與靠近都不過是╱內心的獨舞」,不為對方所知,只能獨自承受,快樂地痛苦著。

 

〈光之島〉是另一場內心的獨舞,款款動人。用寫信這個老派的方式,一筆一劃傳情達意,陽光下能「撫摸字的骨骼」,感受情意之堅貞;若是夜晚,則信紙——與信上所載的情感——遞進光裡便如飛蛾撲入火中,那麼一往無回、奮不顧身。

 

然而,「我」與「你」的對比、永遠維持的距離再次上演:你是光之島的圓心,我唯有在島外寫信一途,無法踏進你的領域;我靠近不了光明,只能待在黑暗裡。更進一層,光之島也好、收信讀信也好,實則都僅是我的「幻想」,是我的內心戲。那麼,包圍熠熠生輝的光之島的「黑暗」,不就是「我」的內心嗎?〈無光的所在〉云:

 

我是漆黑的居民

你是上帝

 

如今,我只能向幻想中的光之圓心訴說衷情,因為上帝已然離去——「你離開的地方……」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楊瀅靜 很愛但不能
    全站熱搜

    我本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