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     「用某種信仰看雲╱春天為什麼渺渺茫茫」

      這是敻虹〈汎愛觀〉的開頭兩句。我以為「雲」可象徵不斷變化的事物,更廣泛地說,象徵人所處的無常世界;「春天」則代表一切人們追求、渴望的美好。這麼一來,這兩句便是關於生命的大哉問:當我們抱持著某種信仰去看、去體驗此一無常宇宙,為什麼美好的一切竟顯得渺茫不可捉摸、不知所蹤則亦無法追索?

      詩的最後一節是:「一枚小小的十字架╱裝飾在壁上╱一枚小小的痛楚╱裝飾在捧向胸前的手上╱春天為什麼渺渺茫茫╱看雲用什麼信仰

      象徵信仰的十字架「裝飾」在壁上,彷彿與人無關,沒有影響;痛楚雖云「裝飾」在手上,但可以想見,胸中之苦應是扎扎實實地痛著。然則,相對於真實可感的苦楚,十字架背後代表的信仰,便似乎遙遠而虛幻了。或許即因如此,詩人再次重複她的疑問:「春天為什麼渺渺茫茫」?理想的、美好的一切究竟何在?並且,更多了一個問句:「看雲用什麼信仰」?面對無常變換的世界,人們到底該抱持怎樣的信仰?大哉問,沒有答案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現代詩 敻虹 泛愛觀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我本人 的頭像
    我本人

    非理想讀者

    我本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